天寒地凍,滴水成冰。誰家暖氣不熱,誰家挨凍,誰家鬧心。
新華社記者入冬以來,根據百姓投訴線索,奔赴河北、山西、山東、湖南百姓家里,實地探查百姓家里挨凍之“苦”。
每個問題背后都是復雜的利益糾紛,參與方都各自有理,百姓家里的供暖不知道該找誰解決。
我們通過采訪,敦促地方相關部門給予回應,重視百姓之苦,盡快解決問題。
你挨凍,我心疼。為了你家暖和,新華社記者在奔波!
回遷社區無暖氣:元旦前供暖?
反映問題: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毛李莊社區居民12月中旬反映,毛李莊社區一直未通暖氣。有戶居民告訴記者:“今年冬天偏冷,孩子就要出生了,怎么保暖是個大問題。”
記者調查:記者找到嘉祥縣政府,縣政府派員到社區調查核實。毛李莊社區原是農村,2015年回遷安置時,方案里沒有供暖。2017年,政府組織對回遷社區進行供暖建設,政府負責社區外管網配套建設,社區內的室內外工程包括換熱站,由居民承擔費用,村委會組織實施。毛李莊村委會與施工方簽訂了社區內集中供暖工程施工合同。因居民一直沒有繳納費用,村集體經濟薄弱無力支付后續工程費用,施工方停工并起訴村委會。記者了解到,社區內室外工程已完成地下管網敷設,樓內工程沒有完成,換熱站也沒有建,應由居民自行購買安裝的室內暖氣片也未安裝。由政府部門負責的熱力、燃氣等市政管網已覆蓋到毛李莊社區,預留了接口。
部門回應:接到記者反映問題后,12月20日,嘉祥縣委、縣政府召集縣住建局、嘉祥街道辦等單位專題開會研究,要求按照“先解決問題、后解決糾紛”的原則,由嘉祥街道辦事處先行墊資,完成換熱站設施設備的安裝,確保元旦前具備供熱條件;同時,做好群眾工作,由村委會組織居民盡快繳費并安裝室內暖氣片。
新華社記者將持續跟蹤,直到問題解決。
室內溫度長期不達標:沒辦法?
反映問題: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京北恒大國際文化城小區居民12月中旬反映,入冬以來,室內溫度長期不達標,最高溫度只有16℃。
記者調查:懷來金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文化城小區的供暖,小區業主多次投訴均未能改善。11月25日,懷來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回應說,熱力站已對該區域換熱設施運行參數進行調整,并對管網進行清污處理。這之后,居民反映,室溫還是不到18℃。金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則要求小區業主每天上報室內溫度,如果室內溫度一直沒有達標,在供暖季結束之后,將退還供暖費。“但我們不希望這樣,我們希望能把溫度提上來。”小區居民無奈地說。
部門回應: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表示,此前已通過供熱監管信息平臺監測發現此小區部分住戶室溫偏低,要求張家口市迅速核查處置。新華社記者詢問情況后,12月21日凌晨,張家口市城管局、懷來縣政府組織人員趕到小區現場督辦。鑒于該小區采用天然氣供熱,入住率不足10%,采暖戶熱量散失過多,造成分散住戶室溫偏低情況。政府對該小區供熱單位金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約談,責令企業立即整改到位,通過增加供熱量、管網清污、系統排氣等措施,提高供熱質量。同時,連夜與業主當面溝通,提出了對室溫不達標的退費補償方案。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持續督導懷來縣徹底解決問題,對全省供暖情況持續開展排查整治,通過抽查、回訪等方式,確保群眾反映問題及時解決到位。
問題能否得到最終解決?新華社記者將持續關注。
農村供暖這樣收費:該不該?
反映問題: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李村溝村村民11月初反映,2017年李村溝村進行了集中供暖改造。但第二年,村民繳費時發現自家賬上多了一筆工程款。
記者調查:記者12月上旬來到李村溝村,村民們圍上來,向記者反映,這是變相收取“開口費”。2017年,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的一份告誡函中提到,嚴禁供熱企業及施工單位向居民收取與“暖氣集資費”性質類似的費用。有的村民家中沒有安裝暖氣片的窯洞,也被收取了工程費。
部門回應:針對百姓投訴,記者找到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郝利兵。他說,目前收取的工程費與所謂“開口費”不是一碼事。“開口費”原指在已經建好的管網中開口接入收取的費用。按照當前城鎮供熱的規定和通行做法,新建居民小區從熱源地到小區的管網建設全部由供熱公司實施建設,不收取任何費用。但小區內部的管網由開發商負責建設,也可委托供熱公司實施,費用包含在房價內,實際上是業主按照建筑面積分擔。農村供暖沒有國家依據,我們依照城市有關標準執行,村外主管網不收取任何費用,村內管網由村集體擔負建設,也可委托供熱公司建設并支付費用。村民們所說的“開口費”“工程款”實際就是這部分費用
農村取暖該咋收費?農民收入比城鎮居民低,按照城鎮供暖收費合理嗎?期待盡快出臺法律法規,明確農村供暖權益問題。
煤改氣設備不通:只能挨凍?
反映問題:河北省新樂市馬頭鋪鎮東田村村民孟朋飛11月初反映:2019年村里已開通天然氣取暖,但自己家天然氣取暖設備一直沒有安裝,也不讓燒煤,家里人只能挨凍。
記者調查:記者12月中旬來到孟朋飛家,他父親孟維林告訴記者:“天然氣取暖設備需要安裝在廚房,排放廢氣的煙筒對著鄰居家,鄰居不同意,就沒有安裝成。”新樂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燃氣科科長李寧說:“2019年煤改氣時,燃氣公司建議老孟把廚房挪到西配房,但這要花數千元裝修費,老孟家不同意,當年就沒有進行施工。”
部門回應:李寧說,今年3月以來,通過反復做工作,老孟同意將廚房挪到西配房。疫情下允許施工后,進行了改建。改建完成后,我們進行了燃氣設備安裝,今年11月27日開通了燃氣。記者看到,排氣管道朝著老孟家自己的院子里,正呼呼冒著熱氣。記者伸手摸摸暖氣片,燙手。
“十年不熱”小區:怎么辦?
反映問題:山東省濟南市通聯花園小區居民11月初反映:通聯花園小區建成于2005年,十年來,冬天暖氣溫度越來越低,晚上得穿棉坎肩。
記者調查:濟南熱電有限公司客戶服務部部長蘇巍介紹,通聯花園屬于單位宿舍,樓道內供熱管網腐蝕老化,堵塞嚴重,開發商、物業沒有主動維護。濟南熱電有限公司多次與小區開發商、物業等進行溝通未果。
部門回應:濟南熱電有限公司2016年底接管小區暖氣后,自籌資金20多萬元,對通聯花園三棟樓的供熱二次管網進行了部分更換。今年供暖前,對入戶過濾網進行了清洗。記者12月中旬到居民家里查看時,發現居民屋里溫度有24℃。
南方用電負荷激增:咋過冬?
反映問題:家住湖南省長沙市龍王港小區的居民近日反映,小區接連兩次停電,天氣冷,只能窩在被子里。
記者調查:記者21日早上8點來到龍王港小區,發現居民取暖,主要靠空調和電暖器,目前小區已用電正常。受訪居民對記者說,希望不會再出現停電問題。入冬以來,受電力供應缺口較大的影響,湖南多地能否確保居民用電取暖的壓力突顯。“最讓人擔心的是獨居老人”,湖南省長沙市金盆嶺街道工委副書記肖林瓊對記者說,最近,他們組織人員在轄區摸排,登記了117名獨居老人和96戶困難群眾。金盆嶺街道安排網格員和“愛心鄰居”每天“敲敲門”,看老人是否在家,幫忙檢查烤火設備是否有安全隱患。
部門回應: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,面對嚴峻的電力供應形勢,國網湖南電力成立了迎峰度冬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,全面進入“戰時狀態”,科學合理調度,全力確保民生用電需求。
溫暖過冬,是冬天里的第一民生。民有所難,想辦法解決,這是盡職履責,為民服務應盡的義務。(來源:西北百姓網)